[主持人]: 下面由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先生演讲,题目是“新型城市——中国社会的一个理性选择”。 (2006-02-18 11:48:48) [何传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对2006年中国战略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恭祝在座的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006-02-18 11:49:36) [何传启]: 我发言的题目是“新型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理性选择”。我本人的研究兴趣是现代化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城市化研究,但是在过去的工作里面,我们涉及到一些城市化的问题,我们过去六年里,分别完成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其中,现代化报告2004里面讨论了地区城市化问题,现代化报告2006年里面讨论了新型城市化的问题。 (2006-02-18 11:50:12) [何传启]: 下面我汇报三点认识,九个观点,供各位专家讨论。 第一,中国城市化要抓住三个关键问题。第二,世界城市化可以给我们提供三点启示。第三,新型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种理性选择。 (2006-02-18 11:51:09) [何传启]: 我们体会到,中国的城市化首先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就是充分认识和遵循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第二是要选择城市化的合理路径或者说适合中国的发展路径,第三是要完善城市化的过程管理。 我们知道,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和扩散,而城市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迁,而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并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问题。目前我们对城市化规律的认识明显不足。比如说2001年的时候,中国总人口大约是13亿,美国2.8亿,西欧16国是3.8亿,所有发达国家总和是9.6亿,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化的规模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也超过了西欧的三倍、美国的四倍,所以简单借鉴国际经验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问题。 (2006-02-18 11:51:31) [何传启]: 其次,城市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城市化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城市化没有标准路径。城市化的结果与路径的选择紧密相关,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性。而中国地区差距非常之大,目前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化路径显然不应该雷同。我们不妨以长江流域为例,目前在长江的上游的局部地方还有原始社会的痕迹,比如说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摩梭族,是女儿国,母系社会,在西双版纳,目前还是刀耕火种。而在长江下游,南京附近,已经是城市连片,工业社会的性质,在上海,城市化早就完成了,正在发展新经济,走向郊区化。也就是说,在长江流域里,我们能发现人类文明四个典型特征,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很显然,不同的地区城市化的路径不应该完全雷同。 (2006-02-18 11:52:59) [何传启]: 第三是完善城市化的过程管理,城市化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城市化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政策,我们的政策要与时俱进。城市化有四个参与者,有一种利益的博弈,一个是老百姓,第二是企业,第三是政府,第四是学者。我们老百姓的利益显然是生活的方便、工作的机会和费用,而企业的利益是利润、成本和战略,而我们学者的利益是什么呢?是研究、荣誉和环境,而我们政府的利益是什么?规划、安全和管理。为了使中国城市化进程能够顺利推进,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的政策平台,一个公开的监督系统,一个公正的执法系统。 (2006-02-18 11:54:41) [何传启]: 大家知道,任何政策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当政策效用出现递减的时候,就需要有新的有效政策,不能简单地对一个政策下结论,也不要把某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要尽量减少片面观点对中国的误导。 (2006-02-18 11:55:33) [何传启]: 下面看看世界城市化给我们的三个启示。 城市化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多样的,而地区的城市化是可以选择的,不是唯一的。如果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轨迹来看,城市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城市化、流动化,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所谓的郊区化、逆城市化。第三个阶段,就是车厢平衡大多数化和信息化,不同的阶段操作完全不一样。 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城市化是从1790年开始,1930年的时候,城市人口的比例就超过了农村人口,进入到第一个转折点。1960年的时候,美国郊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城市人口,也超过了农村人口,进入了第二个转折点。美国的郊区化过程中间,美国城市人口的密度下降了一半,从每平方公里七千多人降到三千多人。我们再看看欧洲,欧洲城市的郊区化,欧洲学者曾经研究过人口超过20万个大城市,郊区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在40%到65%之间,城市一半以上的居民住在郊区。 信息化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因特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50%左右,有的已经达到60%多了。 (2006-02-18 11:55:53) [何传启]: 世界城市化的模式是什么呢?如果划分的标准不同,城市化的模式也就很多。也就是说,根据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城市优先型、城市农村协调型,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分为超前型城市化、滞后型城市化,同步型城市化。 根据城市化、郊区化与信息化的特点,还可以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模式。问题是中国应该怎么做?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最基本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我们分为三类,一个叫高度城市化,一个叫中度城市化,一个叫低度城市化。 我们这里有一张图,英国和澳大利亚城市化到90%以上,这是高度的城市化。美国和日本是中度的城市化,城市化率在80%。然后是芬兰和爱尔兰,是低度城市化,城市化率维持在60%左右。但是,在芬兰现代化的水平在全球排第5位,并不低。 我们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分为三种类型,一个是超前型城市化,第二是同步型城市化,第三是滞后型城市化。六个案例,墨西哥和巴西,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是马来西亚和牙买加,城市化目前的水平是60%左右。泰国和越南城市化目前才20%,大大低于经济和工业化的水平。 (2006-02-18 11:57:33) [何传启]: 地区的城市化是可选择的,不是唯一的。我们分为两类,一是省级地区,一个是县级地区。省级地区来说,城市化三种类型,高度城市化、中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对于县级城市化来说,城市化不是必须的,只是一种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县都要搞城市化。不妨以美国为例,我们看过美国50个州、三千多个县的数据。比如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城市化达到90%左右,阿拉巴马州城市化60%左右,冕因州和佛蒙特州城市化在40%左右,佛蒙特州在全美国城市化排到16左右。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理性选择。中国城市化的国际比较,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我们来看看,2002年的时候,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是总体的两倍,这是从1500年到2002年,五百年的城市化进程。二十世纪一百年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低于世界平均值。 然后我们看看,2001年的时候,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历史水平的比较,我们2001年城市化是37%,而英国在1850年的时候城市化达到40%,美国1900年的时候城市化达到40%,德国1900年的时候,城市化达到49%,也就是说,2001年的时候,中国与英、美、德法城市化水平差超过80年左右,与西班牙、瑞典差80年,与爱尔兰、希腊差了50年左右,与芬兰和韩国差30年左右,中国城市化水平显然落后于经济水平。 (2006-02-18 11:59:37) [何传启]: 中国城市化的路径怎么选择呢?我们认为有两种路径可以选择,一是传统城市化路径,一是新型城市化路径。到了省级地区的时候,不同的城市应该选择自己的城市化路径,而在县域地区的时候,可以选择城市化,也可以选择农村现代化,这和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有点儿类似。 那么什么是传统城市化呢?传统城市化就是一个线性模型,农村社会到城市化到郊区化然后达到城乡平衡的状态。而新型城市化模式的理论模型是一个环流模型,一条是乡镇到城市,第二条是城市到郊区到乡镇,这两条当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不断提高,不断变化。 (2006-02-18 12:05:10) [何传启]: 我们比较一下,中国传统城市化与中国新型城市化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传统的城市化,中国的模式是城市优先发展,局部优先发展,农村做贡献,城市、农村分隔,这是不完整的城市化。第二个特点是,城市自我发展,人口不能流动,户口分隔。第三,城市化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第四,中国传统城市化相对忽视传统文化的保护,相对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对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说失地的农民、新进城的农民等等,没有机制保证他们的利益。 (2006-02-18 12:0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