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83 次 更新时间: 2023-07-11 08:54:56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陈贵:生态文明贯穿可持续发展全过程
·陈贵
标签: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生态(Ecology,美Eugene P.odum《生态学基础》)一词,奥德姆定义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字“oikos”和“logos”,指“家”或“居所”,和“研究”。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是指研究生物住所的科学,强调有机体与其栖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生物科学,还是一门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科学。生态学,探索人类如何与地球和地球上生物物种动态、持续和谐共生的生存哲学。

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这个物种如何有未来,取决于人的生态哲学世界观,以及利用科学生态学思想,走出一条理性明智索取、科学有效修复和管理永续资源能力现代化的路子。

阿伦·奈斯提出生态哲学概念。1973年,创立了“深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生态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基本问题,经过理性反思而建构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是生态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制定人与自然关系的战略与决策,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等。生态哲学提升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新价值观、伦理观和新理论等等,是当代科学与哲学结合理论研究领域。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理性获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形态,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社会理性、科学和文明进步状态。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从以人为中心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观经历了漫长转变。

从生态文明梳理文明和形态,意义重大。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工业文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产物。生态文明战略,不仅是表面上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战略,既是发展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新形态。普遍的流行说法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种文明形态。然而,我对此类分法有不同的看法。

文明、开化与野蛮、蒙昧相对。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是人类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固化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及专业化,人类社会出现城市甚至国家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我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物质资料逐步丰富积累、科技发明创造成果不断涌现、文化艺术人文精神的多样且繁荣。我较赞同,人类文明依据以生产力结构或者原驱动力为划分标准,人类文明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工具、农业、工业和知识文明时代。

人类文明始终在迭代加速。随着古希腊哲学、启蒙运动、牛顿定律等科学思想的出现,生产力促成人类文明发展周期越来越短。面对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掘,对地球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剧等瓶颈,的确需要有新的更高级文明阶段出现。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看,原始文明持续几亿年,农耕文明延续几万年,工业文明也就几百年的历史,其中工业文明时间最短。

资源成为工业文明可持续的瓶颈。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62)宣称,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价值论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经典模型,就解释了技术进步、劳动、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都是一种索取自然资源的文明。可以肯定,文明不可能走回头路,人类不愿意再回到森林。下一个知识文明时代,也仍然是一种索取的文明,只是索取的目标有所不同,索取的方式、效率和手段更和谐共生且可持续。

人类文明一直是在发展进步。可以预判,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前进的唯一路径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学会发明驯养、石器、用火、冶炼、文字。人类学会群居、城市和国家的自我治理。逐渐发现化石能源开启蒸汽和电气时代;逐渐发现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热能。化石能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全球气候恶化,人类必须探索新文明形态的新引擎。但是,留给人类的时间其实并不充分,生态文明不是终极文明形态,可以理解为试图改变节奏,为衔接下一个文明到来努力拖延时间。就像人类痴迷外太空文明一样,努力在寻找太空中暗物质、反物质,努力在其他星球寻找人类新家园,试图在量子力学、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创造出驱动人类文明继续向前的新理论、新革命和新形态。

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也不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简简单单节点,将会伴随下一阶段人类文明发展全过程,甚至会成为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适性原理来遵循的。

(陈贵,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家论坛创始人、生态学硕士)

来源:东方网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