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我一直说粮价太低是个大问题,并持续呼请政府提高粮食收储价格。人微言轻。从今天起,我会写十几篇小文章,系统地讲讲粮价太低为什么是个大问题。
一、粮价太低的历史依据
从历史的角度看,粮价实在太低了。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吧!
1994年,政府收储稻谷的价格是0.45元/斤。现在政府收储稻谷的价格是1.25/斤左右,算涨了3倍吧。
1994年的乡镇干部平均月工资+补贴不超过200元,现在不低于5000元,涨了25倍;同期的房价、医药价、学费,涨了数十倍、数百倍不等。
1994年,农户一家三口种十几亩地,小日子是可以过得去的。现在,种十几亩地,养活一个人都难了!
1994年,农业是家庭主业;现在,农业连家庭副业也算不上了。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基层经营制度)彻底崩溃了,农民家庭为了生存几乎都四分五裂了。
二、从生产成本看粮价
今天讲粮价太低的生产成本依据。
从粮食生产成本的角度看,粮价实在太低了。
1,小农户(留守老人)生产稻谷的(亩)成本如下:
种子:100元左右;
化肥:140元左右;
打药:60元左右;
整田:100元左右;
插秧:250元左右;
收割:100元左右;
其它:100元左右(抗旱、排涝等)。
亩合计:850元。
按亩产1100斤及每斤价格1.35元算,亩收入1485元,扣除成本后的亩盈利为635元。
种10亩水稻,年收入才6350元,养不活一个人,故水稻生产基本上是留守老人在生产。90年代生产双季稻,现在普遍只生产一季稻,亩产量下降约85%以上。这就是说,水稻价格低,导致了水稻生产面积及产量的大滑坡。
2,新型农业主体生产稻谷的(亩)成本如下:
地租:500元左右
种子:80元左右;
化肥:130元左右;
打药:50元左右;
整田:80元左右;
插秧:170元左右;
收割:80元左右;
日常管理:50元左右;
其它:100元左右(抗旱、排涝、社会关系维护等)。
亩成本合计:1240元
按亩产1000斤及每斤稻谷价格1.4元算,亩收入1400元,扣除成本后亩盈利为160元。
如果新型农业主体的种植规模为300亩,其年收入为:4.8万元。
如果政府每亩补贴100元,年收入则为7.8万元。
以上为理想状态,农业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等都比较高,新型农业主体种植稻亏本是很常见的事。故,新型农业主体都不太愿生产粮食(只有北方规模化玉米主产区例外),都有非粮化的冲动。
三、粮价太低的机会成本依据
最近20年,我一直说粮价太低是个大问题,并持续呼请政府提高粮食收储价格,人微言轻。我分几篇小文章,系统地讲讲粮价太低为什么是个大问题。
今天接着谈粮价太低的机会成本依据。从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看,粮价实在太低了。
1,一对夫妻出去打工,一年能挣10万元以上。这就是说,一对夫妻种粮的机会成本不低于10万元。
而一对夫妻种水稻100亩,一年只能挣3万元左右,相对外出打工一年亏损了7万元。
2,一对夫妻种100亩生姜,一年能挣15万元。这就是说,这对夫妻改种粮食的机会成本是15万元。如果强迫这对夫妻种100亩粮食的只有3万元收入,相对于种姜,这对夫妻种粮一年就亏损了12万元。
种粮的机会成本如此之高(非粮化收益高),谁会主动选择种粮呢?我的老家江汉平原,30年前都是种双季稻的,亩年产粮食2000斤以上;现如今,都只种一季稻,亩产1000斤左右,粮食亩产量减少了一半。
原来南方各省都是粮食调出大省,现在都要进口粮食。这是个大问题!逼迫农民种粮,更是个大问题。靠财政不断提高种粮补贴吗?这难道不是大问题吗?
四、粮价太低的补贴依据
从种粮补贴的角度看,持续提高种粮补贴就说明粮价太低了。
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2004年开始粮食直接补贴,此后,与粮食生产相关的补贴越来越多,如种子补贴、大户补贴、农机补贴、肥料补贴、深耕补贴、水利补贴、仓储补贴、保险补贴、贷款贴息…基本农田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早改水补贴……各级财政每年对粮食生产及相关环节的补贴有数千亿之多。
与种粮相关的补贴有多少种,恐怕农业农村局的人也搞不太清楚了。
越来越多的补贴,只有一个理由,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粮价太低了,粮食与其他商品的比价越来越低了。越来越多的补贴,真的能增加农民收入吗?真的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吗?其实,各种补贴能直接到种粮农民手上的并不多,即使这些补贴都能转化为种粮农民收入,相对于种粮的机会成本而言,这些补贴收入是微不足道的。
补贴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但对财政的压力是巨大的。
1996年前,我国是粮棉油菜肉蛋和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净出口大国,那个时候不仅没有种粮补贴,还找农民要公粮水费三提五统等,这充分说明1996年前的粮食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和其他商品的比价是合理的;也充分说明保粮食安全,关键在调整粮食和其他商品的比价,不应是提高种粮补贴。提高补贴,不仅作用不大,且财政会越来越不堪重负的!
五、低粮价的国际原因
今天接着讲粮价太低的全球化原因。
中国低粮价,是有国际原因的。在我看来,低粮价是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筹码”。
逻辑是这样的:
逻辑1:
美中国均实现粮价低——中国农民收入低——中国农民工工价低——扩大中国一般性制造业优势——中国大量低价商品满足美欧市场需求——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多。
逻辑2:
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中国低价商品(货)——向中国出口美元欧元(币)——中国外汇储备多(以货换币)——国际国内资本在低粮价下变现中国农民劳动力红利、生态环境红利等——中国两极分化压力大;
逻辑3:
美国维持世界低粮价——补贴5%左右的美国农民(约1600万人)——人均补贴高——财政负担轻;
中国被迫接受美国低粮价——补贴50%左右的中国农民(7亿人)——人均补贴低——财政负担重;
逻辑4:
美国低粮价——以币换货——物价总体低——内需增长强劲;
中国低粮价——以货换币——物价(房、教育、医药……)总体高涨——内需不足——内循环不畅;
网络上有许多人都认为,因为国际粮价低,所以中国粮价必须低。日本、韩国等国粮价很高,比美国高很多。所以,一个国家的粮价由国际粮价定价,并不是铁律,也与市场规律无关。一个国家的粮价高低,是自主或被迫的选择!
六、低粮价的国内原因
上篇讲了低粮价的国际原因,今天接着讲粮价太低的国内原因。
中国粮价太低,主因是国际原因,是中国加入WTO必须接受的“条件”。当然,中国低粮价,也有国内原因。
低粮价国内原因的逻辑如下:
逻辑1:
低粮价——低土地价格——低征地补偿——高土地财政收入—高房地产利润——少数人先富起来——多数人“房奴”——低粮价稳定社会;
逻辑2:
低粮价低工资——出口商品多——美元储备多——国内发行人民币多——通货膨胀压力大——进一步压低粮价保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基于上述逻辑,在国内互联网上,支持低粮价的声音比较大。常见的主要观点有二:一是因为要照顾低收入阶层,所以粮价不能涨。其实,农民就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涨粮价就是涨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因此,这个理由只能骗善良的穷人;二是因为担心粮价涨,会带动所有商品涨价,会引发通货膨胀。其实,这个理由也不值一驳,几十年粮价基本没有涨,生产资料价格、房价、学费、医药费等不是照样大涨特涨吗?
长期维持低粮价,要防止另一种可能性,即内外联动,以长期维持低粮价运行,最终完成土地经营主体的腾笼换鸟,其逻辑如下:
低粮价长期化——小农户破产——小农户土地低价流转(农业经营主体腾笼换鸟)——发展资本主义规模农业——粮食产业化走房地产化之路——粮食价格大涨;
在美国的支持配合下,如果中国农村土地的经营主体完成了腾笼换鸟,今后国际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会不会涨得让进城农民目瞪口呆呢?拭目以待吧!
七、粮价太低的后果
前面从多角度论证了粮价太低,又分析了导致粮价太低的国际和国内因素。下面接着讨论粮价太低的严重后果。
后果(1):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瓦解,进而导致我国由粮食和大豆净出口大国逆转为净进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我国的“农业基本制度体系”是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的,因为粮价太低,导致农户家庭无法维持简单农业再生产而“破产”——农业不再是农户的主业,连副业都不算,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制度体系”基本上名存实亡了。“分田到户”改革所调动的农民家庭生产积极性,因为粮价太低而荡然无存。
1997年以前,我国不仅是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净出口大国,也是大豆净出口国。现在,我国不仅是粮食及猪牛肉净进口第一大国,更是大豆净进口第一大国,净进口的粮肉豆等农产品数量,大概需要8亿多亩土地生产。我国所谓的粮食产量连续二十年增产奇迹,是6亿亩大豆面积改种粮食(水稻和玉米)的结果。只是外行人看不懂中国粮食20年连增的门道!
假如石油价格回落到50美元/桶以下,我国的粮食(玉米减产)产量会立马出现断崖式下降;假如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上涨到1.85元/斤,我国的粮食产量(恢复大豆生产)也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我国最近二十多年的粮食生产,假如没有新疆棉花的突破性增长(除新疆外,其他产棉大省棉花种植面积大约有2亿多亩棉田改种粮食),假如没有天量的大豆进口(东北等地5亿亩大豆面积改种粮食),假如没有大棚蔬菜革命性突破(2亿亩种菜面积改种粮食),咱中国人饭碗里装的自己生产的粮食还有多少呢?
和1997年以前比,除新疆、内蒙、甘肃、东北等少数省外,其余各省(特别是淮河以南)的农田单位面积综合产出至少下降了一半,不少地方甚至低于1983年的水平!
后果(2),导致财政补贴越来越多,且往后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我国农业,在加入WTO前,农户是要向国家和集体上缴公粮水费及三提五统等税费的。此后,农业的一切税费都免了,国家还给补贴,特别是种粮补贴。随着种粮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与种粮相关的各种补贴也越来越多。
粮价不涨,而其他产品及服务价格不断上涨,种粮的机会成本自然越来越高。一对夫妻,打工年纯收入15万元,而种100亩粮食只纯收入5万元钱,国家不补10万元,谁愿意种粮食呢?一对夫妻,如果种蔬菜大棚4亩,一年纯收入15万元,而种粮100亩只纯收入5万元,国家不补10万元,谁愿意种粮食呢?
粮价不涨,其他都涨,种粮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国家补得起吗?
有人会说,一对夫妻种300亩粮食,不就不用国家补贴了吗?问题在于,农村有近两亿55—75岁的老龄农民,他们干什么去呢?谁来养活他们呢?
很多人动不动拿中国和美国比,能比吗?美国一对夫妻种500亩也是小规模,可种粮的收益和机会成本就相等了;如果中国一对夫妻种300亩,种粮的收入和机会成本也相等。美国只有2000万农民,一人补10万,只有2万亿;中国即使只有2亿农民,一人补5万元,就是10万亿。可是,美国的税收收入是中国的2.5倍。中国学得了美国吗?
如果美国低粮价,中国必须跟随美国低粮价,这不是美国决定中国粮价吗?这会不会拖垮中国的财政呢?
1997年前,中国粮价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比价合理,种粮不仅没有补贴,反而要上缴多种税费,中国却是粮食、大豆、油料、肉、蛋、菜等农产品净出口大国!
中国,放弃中国经验,抄美国经验,财政还能撑多久呢?!
后果(3),导致农村2亿多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困难。
农村有2亿多老人,他们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他们却没有被社保覆盖,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有地种。种地(主要是种粮)收入,是农村2亿多老人们唯一的收入和生活保障。
如果种一亩粮食能收入2000元,一对老夫妻种10亩地,收入就有2万元,这是可以过日子的。如果种一亩粮食只收入600元,一对老夫妻种10亩地,收入仅6000元,这日子是很难过的。
国家不给农村老人们的社会保障待遇,一些人却支持压低粮价断老人们的唯一收入来源,这真是有点太那个了!
很多人说,种粮不赚钱,土地流转呀!一亩地流转费500元,老人们名下人均2亩地,每人收入不到1000元,更没法生活了!很多人在主张土地向少数人集中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农村的2亿多老人们的生活怎么过呢!?如果经济学只讲规模效率,不关注2亿老农人的生存,经济学家及其徒子徒孙吃人!
很多人说,提高粮价会导致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你可曾知道,中国真正的低收入人群是农村2亿多生产粮食的老人们,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不到8000元!
有很多人说,粮价涨会带动其他商品价涨,你可曾知道,为低粮价付出代价的是2亿多农村老人们,他们是中国最低收入阶层。问题是:粮价不涨,其他商品就不涨价了吗?连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都照涨不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低粮价导致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后面会谈到低粮价与高房价的关系)
有人说,粮价不能涨,为保国家粮食安全,可以补贴种粮大户,你可曾想过,这是在剥夺2亿多农村老人们的生存权!
中国农村老人们为了自己生存而种粮食,是没得选择的选择。请把合理粮价上升到农村老人们的生存权的高度加以考虑!
人人都有父母,靠在土里刨食的父母,是天下最可怜的父母。请不要用冷冰冰的经济学理性辩护中国低粮价的合理性。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计划生育的时候承诺过的,国家强大了,不靠养儿防老了,靠社会保障。如果中国真的想搞大规模农业,请先把农村老人纳入社保体系。靠夺农村2亿老人们的饭碗而搞农业规模化,一定会遇到农村老人们的软拖硬抗,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一定不会顺利,甚至会半途而废!
后果(4):粮价越低,房价越高,普通人的负担越重。
很多善良的人们认为,粮价涨,会引发其他商品涨价。其实,这几十年来粮价基本没涨,其他商品价格照涨不误;
很多善良的人们认为,粮价高,会使低收入群体生活陷入困难。其实,粮价低,会导致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困难。例如:粮价越低,房价越高,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房奴”。
低粮价和高房价有关系吗?
我的回答:是的,因为有低粮价,所以才有高房价!
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因为美国低粮价——所以中国粮价低——中国农民收入低(一家人的承包地收入,已经养不活一口人了
)——农村只有老人留守——农民工低工资(中国优势)——承接全球化一般制造业梯度转移——出口海量的货(商品)——换回海量的币(美圓)——美圓储备越来越多——对应发行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少数人越来越有钱——钱去哪里呢?——房产变金融资产(房子不仅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炒的)——房价高涨。
中国到底多“有钱”呢?看中美M2的对照数字就明白了:
截止到2023年1月份,中国的M2达到了273.81万亿元,年末M2突破300万亿元是非常确定的事情。
截止到2022年12月份,美国的M2是21.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4万亿元。
中国目前的M2已经接近于美国M2的两倍。
(注: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把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
总结一下:因为低粮价,所以农村养不活人,所以几亿农民被迫外出当农民工,以低工资低福利“比较优势”成为制造大国,出口海量的货(商品),换回海量的币(纸),当然通货膨胀啦!这就是几十年房子涨涨涨的动力!
粮食和其他商品的比价越来越低,逃离农村的人越来越多,加速了房子涨涨涨,农民工在城里买房,一家两三代人打工十几年或几十年供房贷,成为房奴。现实很残酷,低粮价,并不带给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因为房价涨,所以其他商品跟着涨;不是因为粮价涨,其他商品跟着涨的!
美国低粮价,中国也跟着低粮价,结果就是中国出口货(商品),美国出口币(纸,美圓)。用美圓买不到美国的好东西(不卖给我们),主要买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买的转转基因大豆越多,本国粮价越低(生产大豆的土地转而生产粮食)。
这就是全球化体系下的恶性循环了。
后果(5):粮价越低,扩大内需及内循环越难。
当下中国,最大的经济任务是扩大内需和内循环。因为,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的成功与否,事关“伟大斗争”的成败!
粮价越低,农民及农民工工资越低,这是肯定的。何以扩大内需和内循环呢?
粮价越低,农村资源资产的价格越低,广大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越低,这也是肯定的。何以扩大内需和内循环呢?
粮价越低,土地流转越难,因为老农民人均2亩地的流转年租金只有1000元左右(1000元顶多够一个老人在农村活二个月),老农民愿意为获得1000元流转费而转让自己保命的承包地吗?在这种人地关系下,谁真敢到农村投资农业产业,谁就会死的惨!何以扩大内需和内循环呢?
粮价越低,农户参与“三变”改革越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农村的死资源死资产变活钱活资本的可能性越小。何以扩大内需和内循环呢?
后果(6):粮价越低,扭曲的事情越多。
由于粮价太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故行政措施越来越多,这与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相反;
由于粮价太低,基层干部保粮食安全只能盲目作为,出现“宁可抛荒,也要毁姜种粮”的怪事也见怪不怪;
由于粮价太低,种粮亏钱,不强调粮食安全时,一会一阵风退耕还林;一旦强调粮食安全时,一会又一阵风毁林还耕;
由于粮价太低,为保粮食安全,补贴项目越来越多,而种粮积极性却越补越低;
由于粮价太低,保粮食安全的行政力度越来越大,基层干部与农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由于粮价太低,为保粮食安全,用行政和财政手段推动土地向少数人集中,但又不可持续,增加了农村不稳定因素,加剧了两级分化的风险;
由于粮价太低,为保粮食安全,给农民的自主权越来越小,给村集体的自主权越来越小,与改革开放初衷相反;
由于粮价太低,讲法制,要尊重农民自主经营权,可以不种粮;讲政策,粮食安全大于天,必须种粮食。
由于粮价越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基本经营制度名存实亡,为保粮食安全而造“新型主体”,“新型主体”却并不受基本经营制度保护;
因为粮价太低,故需要增加补贴刺激粮食生产;而拿到了补贴后,生产经营主体却因为粮价太低不一定真的增产粮食。
后果(7):粮价越低,补贴越高,腐败越严重。
粮价不涨,其他商品价格涨,种粮的机会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所以与种粮相关的各种补贴也自然会越来越多。因此,获取补贴就会成为一种生意,就会演生出一条获取补贴的“产业链”,补贴越来越多,“产业链”就会越来越完整,腐败就会逐渐制度化、体制化。例如,为了粮食安全而搞高标准农田建设,理论上讲,谁的田谁建设,产量提高了,就去申请补贴。实际的情况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农民的地要给有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整理,工程公司整地并不会种地,并不对农田的产量负责。所以,以粮食安全的名义搞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产量提高无关,与生产粮食的人无关,与粮食安全也无关。
各种补贴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因而茁壮成长起来,补贴与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及粮食增产却并无直接关系。补贴只与获取补贴的“产业链”上的利益集团的积极性高度相关!
后果(8):食物浪费惊人!
中国的粮价太低,食物太便宜了,所以浪费惊人!
无论是机关食堂还是学校食堂,无论是公费请客还是私人宴会,三分之一以上的浪费是很普遍的。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和日韩比,我们浪费的食物比他们吃的食物多得多!
为什么浪费?因为太便宜了!
日本农民生产一斤水稻,收购价13人民币/斤,中国农民生产一斤水稻,收购价1.3人民币/斤。生产成本是一样的,稻谷的价钱差10倍!
粮食及食物,是土地、水、电、肥、药…财政补贴、劳动等宝贵资源的转换物,印度人口比我们多,土地比我们少,印度却是粮食净出口大国,我们是净进口大国。因为,印度的粮价和其他商品(如劳动力)的比价是合理的(印度种粮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印度即使没有粮食补贴也能实现粮食安全供给,印度的粮食价格相对(劳动力等)不低,所以不会像中国人这样糟蹋食物。
一个人一天的工资是300元,你一天吃8两米,才3元钱不到。你会爱惜粮食吗?你会尊重农民吗?这就是财政补贴的后果。
世界粮食的真实价格被美国粮食价格严重的扭曲了(因为美国只有2000万农民,低粮价是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逻辑起点),中国人浪费粮食豪横劲应该感谢美国人的“慷慨”——这是以财政高补贴为前提的,这是以牺牲中国2亿老农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这是完成全球化阶段性的目标需要!
后果(9):低粮价,高失业。
粮价太低,会加剧失业吗?
我的回答:是的。
在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是粮食和其他商品的比价比较合理的时代,农民发展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多种生产经营,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农业吸纳了4亿左右的劳动力充分就业。
现在,由于粮食和其他商品的比价越来越不合理,家庭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多种经营模式不复存在,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农业没有了吸纳就业的功能,农村农业只剩下留守老人。
人们以为一般性制造业、城市服务业等可以吸纳无穷的就业,其实不然。全球一般性制造业是会过剩的,快递小哥也会过剩。当发展中国家的粮价太低,导致农业家庭的综合生产经营功能失效而大量挤出“剩余”劳动力的时候,高失业率就注定是“突破性”的了。
后果(10):低粮价,加速土地兼并。
与农业相关的部门很重视土地流转速度,每年都把土地流转率做为考核指标。他们认为,土地流转越多、土地向少数人集中度越高,就越好吗?对此,我是很不理解的!
美国,是最希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原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土地快速向极少数农业资本家集中的。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逻辑起点是“低粮价”,因为只有低粮价,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才能挤出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一般性制造业产品才会源源不断流向美国,美圓才会源源不断流向全世界;与此同时,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逻辑终点是“高粮价”,在低粮价的条件下,土地会加速向农业资本家集中,全球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终结,当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完成兼并及“美圓化”之时,就是全球“低粮价”结束之日,就是美国主导的以高粮价为逻辑起点的“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开始。
土地兼并结束之日,就是高粮价为逻辑起点的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开始。
土地本是集体所有的,如果土地规模小不经济,最简单的办法便是由集体把土地整成大块给专业户或专业生产班组生产经营。为什么不这么操作呢?因为这是在社会主义的土地制度框架下的操作。把土地分到户,长久不变,压低粮价,再补贴流转,土地向少数人集中,这是在美国主导的以低粮价为逻辑起点的“土地兼并”,这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制度框架外的操作,意义是不一样的!
八、总结:粮食的定价权是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以食为天!
十四亿人口的中国,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所以,天天都有领导在强调:中国粮食必须以自主生产、自给自足为主,中国人的饭碗里必须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
现在的问题是,2022年,我国进口大豆9000多万吨,进口粮食14670万吨,这些进口的食物需要8亿亩土地生产,8亿亩啊!而我国在1997年前,既是大豆净出口大国,又是粮食净出口大国啊!这组数据背后的东西,有多少人真的明白哩?
进一步加大大豆和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吗?
这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效果并不明显,进口量越来越多了!
提高粮食收储价格行吗?
会有无数的被洗过脑的网人告诉你说:国际粮价比国内粮价还低呢?只能提高粮食生产补贴,不能提高粮食收储价格。这意思就是说,美国确定粮价,中国只能照着美国确定的出口粮价确定自己的粮食收储价格,为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中国政府财政能给多少粮食生产补贴,中国自己看着办。
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中国没有粮食定价权,只有粮食生产补贴权,只要美国主导中国粮价和其它商品的比价越走越低,中国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中国粮食进口就会越来越多,中国农民农业收入就会越来越低,中国内需增长及内循环就会越来越枯竭,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中国财政对粮食生产补贴越来越高,粮食生产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粮食安全问题完全演化为财政安全问题,粮食安全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低价进口,以减轻财政负担)。
这样下去:一方面,是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出口;另一方面,是粮食安全越来越依赖进口。既没有经济安全,又没有粮食安全,更没有财政安全。
一个主权国家的粮食定价权问题,不仅仅是粮食安全问题,更是国家经济自主权和经济安全问题。
因为美国粮价低,所以中国粮价必须低。这是自我殖民化的经济逻辑,连日本也不会接受这样的逻辑!美国农民少而土地规模大,一方面,粮农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并不高;另一方面,财政给很少的农民高补贴也补得起。当中国的粮价由美国来定,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国农民多而土地少,一方面,粮农生产粮价的机会成本高得惊人;另一方面,财政给众多农民很低的补贴也补不起啊!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主权国家的粮价的定价权是不能交由竞争对手国的,竞争国的粮价是不能作为本国的粮食定价标准的。中国只能根据本国的国情对粮食定价,定价的依据只能是各种主要商品的比价(回到1997年的比价水平),要参考种粮的机会成本定粮价,要考虑4亿老农民(基本国民)的基本生存定粮价,这是一个主权国家应该有的作为。
在中国的网络上,“粮价不能涨,涨了国家就不稳定了”的声音很大,一年一人多支出1000元吃老农民生产的粮食会影响稳定,每人每月多支出1000元玩手机很合理。中国网络世界G民太少,Z人太多!
如果中国的粮食定价权都不能回归中国,中国人越勤劳越穷就是必须的。因为中国的货源源不断地出去了,源源不断回来的却是币!发展经济的目的,偏离了本来目的!
来源:顶端新闻·李昌平顶端号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福缘门路甲一号达园宾馆·汇缘阁
邮编:100091
电 话:010-62529899
传 真:010-62528966
电 邮:cssm896@163.com
杂志投稿:zlyglwk@163.com
网 址:http://www.css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