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503 次 更新时间: 2021-07-20 04:23:43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黄承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黄承梁
标签: 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范式的深刻总结,又体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推动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生态文明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历史、哲学视角系统把握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要义,对于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促进和推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转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工业文明带来生态危机,标志人类历史的根本性变革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性变革力量。文明与蒙昧和野蛮相对,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产物。由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导致的社会关系的全方位变化,是一个社会新型文明形态形成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基于生产方式的阶段性特征,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在原始文明社会,人类几乎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或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的生活资料;但火、石器、弓箭作为重要谋生工具的出现,人类逐渐告别野蛮时代,并形成了早期朴素的文明形态。在农业文明社会,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青铜器、陶器和铁器的使用,特别是铁器农具“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生产活动开始向着主动性和选择性迈进。在工业文明社会,18世纪中后期以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的使用,掀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序幕,开创了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工业文明开创了“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从大致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创的工业文明迄今,事实上,还不到300年。300年间,工业革命大体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300年间,工业文明在它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就,发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作用,竭尽全力发明、制造和使用更先进和更强有力的工具,向自然进攻、向自然索取,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把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实现了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此后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又经过多次调整,它创造的生产力比那时又不知还要多、还要大多少倍。

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在国与国、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尖锐化的同时,全球性、区域性生态危机的持续暴发和凸显,使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矛盾十分尖锐地呈现出来,集中表现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综合性、复合性问题。

如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使作为地球基本存在物的大气、水源、土壤以及生物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形式各异、复杂多变的“公害病”,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环境受到严峻挑战;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破坏,使山水林田湖草沙自身系统和复合系统受到损害,森林锐减、草地退化,湿地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特别是生物圈受到损害、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性的资源短缺,使水资源短缺、能源和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多数依靠传统矿产资源以及能源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急速衰退。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表示人类历史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即将到来。

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

生态文明首先是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德国大气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芩指出:工业文明开创了“人类世”的概念,指出由于工业文明,已经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亚于大自然本身的活动,人类活动正在成为影响和改变地球的主导力量,今天的地球因为工业文明的影响,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有直接破坏的一面,也有资源直接损耗的一面。特别是由于发展理念错误,工业文明以“一物降一物”的理念在治理污染,如废水、废物等净化设施的生产和建设导致的二次消耗和二次环境污染也很严重。这些表明,若是以工业文明的范式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就必须正视“一物降一物”这种机械式思维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机械式的工业化思维模式和实践模式,而是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的兴起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变革的必然结果。20世纪末期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和人类对宇宙系统的无尽探索,都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对整个宇宙系统的认知。新技术革命、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以清洁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能源等为代表的低碳绿色能源再生再造再循环技术与产业,以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酶工程、生命起源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都已经孕育兴起、开始走向实用化,带来新的产业革命。

同时我们必须深刻地洞察到,尽管目前我们尚不能清晰界定“数字文明”这一概念范畴的时代属性,但毫无疑问,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标志,可能预示着一个以生态文明和数字文明相结合的人类亘古未有的新高度、新深度和新广度为基础的社会和全人类变革。纵观人类社会不同文明发展阶段之生产力发展状况产业特征,不同社会文明形态发展后一阶段与前一阶段乃至更前阶段发展内容与表征存在很大程度的竞合。工业文明本身孕育了生态文明的自然兴起。可以预见,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其发展历史阶段本身而言,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较高阶段、较高形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

走凸显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实践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百年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从“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涵盖政治文明在内的“三个文明”,再到涵盖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在内的“五个文明”;从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首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文明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不可或缺、独特壮观的生态智慧。

放眼“十四五”规划,以及2030、2050、2060中长期和远景目标,我们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进一步实现碳中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这都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质上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之路,是在更高阶段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和突破。工业文明所形成文化的逻辑起点,源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源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演化出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对立、征服与被征服的文化起点,决定了为地球立法、为世界定规则的工业文明只能是适于少数人独享的文明,决定了地球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只能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

我们走凸显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全球范围内高举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大旗,将创建一种人类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平衡协调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全人类共享的新文明。

(黄承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年7月19日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