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56 次 更新时间: 2018-11-07 10:53:47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王建华: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
·王建华
标签: 生态文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有的地方甚至想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之所以出现这些错误认识,与这些地方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缺乏深刻认识有很大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在为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曾出现过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治理生态环境。它们凭借几百年工业化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资源投入生态环境治理,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才使其自身的生态危机得以缓解。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转嫁环境污染。要看到,我国要用几十年到一百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之路,这种跨越式发展导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为薄弱。正是由于既有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及早动手、久久为功。

我国古代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包括“天人合一”等朴素自然生态观。进入近代以后,在积贫积弱情况下追求民富国强,并未形成人与自然相处的系统伦理规范,甚至发生过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利用,一些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突出问题,一些人对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冷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起点上,但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深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一些企业、一些人的利己主义做法还在或多或少地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

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延续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决不可对生态环境保护掉以轻心。面对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短板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很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解决这些挑战和难题,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真正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不能沉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裹足不前,也不能无视困难而急于求成,而应积极稳妥走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作者为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8月21日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