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山东建筑大学启动胶济铁路工业遗产田野调查的研究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对胶济铁路沿线工业遗产进行详尽的摸查。其中,青岛段作为本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10天完成了胶济铁路青岛段8个车站的调查,获得大量一手资料的同时也意识到,胶济铁路沿线大部分工业遗产正处于濒危的状态,对其尽快开展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胶济铁路;青岛;工业遗产;田野调查
1、引言
2O16年夏,山东建筑大学启动胶济铁路工业遗产田野调查,预计用两年的时间走完沿线所有站点。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填补目前针对胶济铁路工业遗产线性普查的缺失,为后续的相关遗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希望能够填补山东在全国近现代铁路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上的空白。其中青岛段的调研工作是整个田野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田野调查开始之前,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目前整段胶济铁路还留下多少老的火车站,哪些仍在使用,哪些已停用,哪些已被拆除,甚至连铁路工作人员都无法准确回答出上述问题。在面对像胶济铁路这样的活态遗产时,田野调查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直观性和可靠性。调查者亲临调查对象的现场,直接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可直接感知客观对象,获得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此次胶济铁路青岛区段调研主要以铁路站房及附属构筑物为基本调研单位,通过文字、照片、历史资料查找和采访等方式,来完成我们前期准备的《胶济铁路田野调查表》。
2、调查报告
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胶济铁路为其中之一。同年9月胶济铁路开工,德国人按照地区分段实施修建。其中最早修筑的是从青岛到胶州的一段,即今天的青岛段沿线。自1898年9月动工到1901年4月完工,建设周期历时两年半,距今已走过115年的岁月。在德占时期胶济铁路最初的设计中,整个青岛段只设有青岛、大港、四方、沧口、女姑口、城阳、南泉、蓝村、李哥庄、胶东和胶州11处车站,后期又增加了娄山和沙岭庄两处车站,考虑到研究的范围,此次调研不包含这两座车站。除此之外,青岛段还设有一处机务段,是胶济铁路全线青岛、高密、坊子、张店和济南五处机务段之一。具体信息如下表:
表1:胶济铁路青岛段里程表(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站名 里程
青岛 O.00
大港 2.87
四方 6.87
沧口 17.37
女姑口 25.7
城阳 31.O0
南泉 42.87
蓝村 52.35
李哥庄 57.39
胶东 64.83
胶州 73.10
2.1 青岛站
青岛站位于青岛市南区泰安路1号,始建1899年,是一座历经百年的尽头式火车站,也是胶济铁路的起点站。建筑师是德国人海恩里希·希勒巴。
青岛站从空中俯瞰为凹宇型布局。车站南侧距离胶州湾前海只有200米,是中国距离海边最近的火车站。1991年青岛火车站扩建,原德建老站被拆除重建,重建的钟楼增高3米。2006年青岛火车站再次扩建,在钟楼建筑北侧和站台西侧新修建了二层的候车楼,另在其南侧依原风格新建南候车厅,候车大厅以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面向市区的主入口处为三个罗马券拱门。东西新建建筑一层为候车厅,通过南候车厅地下一层和站台上廊桥连接,按原样重建的火车站建筑部分改建为自动取票处和售票处。整体看起来为欧式建筑,周边环境均有高楼,人员流动量大。
整体外观色调为红瓦黄墙,车站钟塔高约35米,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其基座、窗门周边以及墙体部分和塔顶都用粗毛花岗石作为装饰材料砌成。建筑屋顶为四坡项,上覆红瓦。1991年扩建时使用的是古典琉璃瓦,2006年第二次扩建时将其全部替换成德式牛舌瓦。但是从高处拍摄过程中发现车站东西立面各有两处屋顶没有面层覆盖,钢结构层直接暴露在外,目前已经生锈。在赴胶州站调研时,我们乘车从青岛站出发沿途观察记录,并未发现其他原始胶济铁路基础设施。
2.2 大港站
大港站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商河路2号甲,始建于1899年,离起点站青岛站2.87公里左右。隶属于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分局管辖,为四等站。目前该站除售票外已经停办任何对外业务,现作为青岛站一处办公用地,车站东侧保留原始涵洞一处。
大港站是胶济铁路青岛段上唯一保留下来原始站房的火车站。经过解释说明,大港站的工作人员允许我们进入建筑内部拍摄调研。车站建筑为德国青年风格派建筑风格。主体为两层,建筑材料为砖、石、木、钢四种材料混用的结构。建筑地面为砖石铺设,门洞外围沿花岗岩包边装饰。门窗以绿色木制门窗,大门的样式为欧洲传统样式,简洁大方。正面层次丰富,基座、门沿用褐色花岗岩。二层阳台垛墙由方形花岗岩毛石交错砌筑而成,十分精致。车站建筑内部依然保留了大量的门、窗、地板和楼梯等原始建筑构件,或许是一直被使用的缘故,这些建筑构件被保存得很好。许多装饰细节依然清晰可见。两扇拱形正门上海螺样式的自然主义装饰、大厅内拱门上的彩色玻璃装饰和楼梯栏杆上的曲线装饰带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青年风格派建筑的典型特征元素。
该站原是用于客货两运,现在只做铁路内部办公之用。大港站目前还有附属涵洞一处,编号涵2670,位于包头路商河路路口处。涵洞为铁路底下的一个地下通道,用于人行。该涵洞主要以花岗岩砌成,夏季天气酷热,涵洞内尽是凉爽的微风通过。
涵洞以东路轨以北存留一栋并不起眼的库房建筑,通过屋面的牛舌瓦断定此建筑也有百年历史,应为与大港站同时期建筑。红瓦背后有一行德文为“R.KAPPLER & SOHN.TSINGTAU”,为德国“德远洋行”制瓦公司的标识。当年青岛大部分老建筑上的牛舌瓦皆为这家公司烧制。
距离涵洞不远还保留一座铁路桥至今仍在使用,出于安全原因该铁路桥四周被铁网隔离,所以无法近距离查看。桥基已被更换为清水混凝土基柱。
2.3 青岛机务段
青岛机务段位于孟庄路1号,隶属于济南铁路局,位于大港站和四方站之间。仅存机车转盘及仓库。机务段内现存众多废弃老机车头。随着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许多被逐渐替换下来的设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担负着蒸汽机车转向任务的机车转盘也在其中。转盘周边附属机车车库已拆除,很遗憾无法见到当年的风采。但幸运的是转盘诸如环轨、铁轨、电力线路等等所有设备都保留了下来。
机务段内仍保留了部分仓库或车间类建筑,从其山墙风格样式上判断或许为德占时期德国人修建,但并无历史资料来支撑判断。
2.4 四方站
四方站始建于1900年,与胶济铁路同时期建设,占地面积4.41公顷。隶属济南铁路局管辖,是一座货运混三等中间站。四方站原有老建筑皆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站房是一座混凝土结构现代样式的建筑,据铁路工作人员介绍新站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筑两边设有立面楼梯。其客运业务已经停运,只剩下少量的货运任务,现有正线3条,到发线5条,货物线2条,主要办理列车通过、会让、通勤列车乘降、石油专用线取送车等作业。与四方站并列的是四方机厂,现四方机厂已经搬迁,由于时间原因此次调研并未将四方机厂列入其中。
四方站附近保留一处涵洞和铁路桥。老铁路在此处分叉,分别引向胶济线主线和四方机厂支线,沿路荒草丛生已经荒废多时。但此处的铁路枕木依然为木材,经仔细观察后判断或许为胶济铁路原始枕木,更加准确的信息需要其他辅助资料来佐证或证伪。
2.5 沧口站
沧口站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沧台路,始建于1901年,三等站,目前已停运。老的站房建筑已拆除,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贴黄褐色瓷砖。外部景观相对破败。2006年11月起因青岛站封闭改造,沧口站开始承担原青岛站部分列车的始发和终到任务,2013年12月16日起,停办客运业务。由于青岛北站的启用,原沧口站的铁路工作人员几乎都迁往了北站。后来新建的站房建筑此时也因车站的停用而废弃了。但仍保留了少量铁路工作人员在此处留守。
车站北侧有涵洞。我们穿过涵洞绕到车站背面的四流中路,遇到一位看守沧口站的工作人员,经过简单沟通我们被允许进入参观并进行采访。进站口已被锈迹斑斑的铁门拦起,车站内异常荒凉。经过交流得知该车站已经停止客运,偶有货运。
2.6 女姑口站
女姑口站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流亭镇,建于1901年。离青岛站25公里,隶属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分局管辖。现已撤站,且站房建筑因高铁线的铺设于2014年被拆除。在首次调研时,并未发现任何与车站相关的建筑或构筑物,由于在网络中看到过女姑口站遗留站房建筑,这些建筑虽然破败但却极具规模和特色。我们怀疑调研地址有误。后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的现场确认及更详尽的资料调研,最终判定原调研地址无误,女姑口站站房被全部拆除,只留有一座变电站。
2.7 城阳站
城阳站在青岛市城阳区,建于1901年。据说是青岛地区最小的火车站,离青岛站31公里,现为三等站。现站房建于上世纪90年代,即将被拆除,目前正在此基础之上修建新的高铁车站。
前期资料收集时得知位于城阳站站房南侧还保留了一处百年的车站邮局建筑,经现场查看得知该建筑曾经被翻修过,外墙分别用黄灰两种颜色的抹灰做拉毛处理,屋面瓦也被替换。建筑槛墙,窗台和西北侧入口保留了原始的花岗岩材料,整体效果很差。可以判断在翻修的过程中建筑的风格和样式受到了严重破坏。目前建筑已被废弃,大门上锁,无法进入内部,但从外部观察可以判断该建筑为一层加阁楼,内有吊项,设老虎窗。建筑裙房现用于高铁站施工工人宿舍,保存和使用状况恶劣。站房门口贴有告示,上书“从2015年3月6号起,闭门谢客,现有建筑将拆除,将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成高铁站。”
由于现场正在施工,环境较为混乱。从站内进入后,绕车站发现有一栋建筑较为独特,初步判断为老车站的附属建筑,应为早年车站工作人员的员工宿舍。现场工作人员提到站内有一处水塔,为混凝土结构,现场单从外观无法判断其修建年代。
2.8 胶州站
胶州站,位于胶县青州西路235号。始建于1901年。现为二等站。建筑为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普通并无特色。目前的胶州站已经成为远东几乎最繁忙的货物车站之一,平均每四分钟就会有一趟列车从这里经过,也是全国18个特大型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是“一带一路”海铁联运的重要中转站点,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胶东半岛将从这座胶济铁路的百年老站出发连接世界。
我们乘坐5026次火车从青岛站出发,到达胶州站下车,调研胶州站的同时,也可以对沿线的车站进行系统的了解。在火车行驶途中,通过与车上乘客以及乘务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关注铁路遗产的保护,虽然他们并不是很明白什么是遗产保护,但会因为一座老车站被拆毁而感到惋惜。
胶州站车站工作人员提到距离新车站不远就是原来的老站建筑,2012年6月20日被列入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我们都很兴奋,原以为是发现了继大港站之后另一处老式站房。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车站工作人员口中的胶县车站的老建筑并不是老照片里的德式老站房,而是一座混凝土结构的二层小楼,从建筑风格上初步判断建设年代应为建国后初期,车站的出入口位于一排排低矮的小瓦房里,建筑背面标有“台1680”的标记。
3、结语
2016年我们完成了青岛、大港、青岛机务段、四方、沧口、女姑口、城阳和胶州八处调查点外业走访,正在进行内业数据整理的工作。明年青岛段的外业调研任务除了完成剩下的南泉、蓝村、李哥庄和胶东四处站点之外,还会新增山东铁路公司旧址和四方机车厂旧址的调研,同时也要进行对今年已经完成站点的全部回访。
通过今年的田野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上述车站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但同时也认识到在中国铁路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有太多的车站正在或已经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消失掉了。在我们的具体走访调查中,有许多环节都是偷偷摸摸地完成的,公对公的介绍信几乎起不到任何的帮助作用,这说明在面对铁路系统这个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时,胶济铁路的工业遗产保护在现阶段也只能做到田野调查的程度,甚至说连田野调查都很难系统顺利地完成。整个工作向前推进的速度非常缓慢,难度也异常巨大。虽然此次的田野调查仍有大量的不足和遗憾,可至少已经行动起来,意义大于形式。
但也正是此次田野调查,除了完成对工业遗产现状记录以外,我们也对围绕若胶济铁路生活和工作的部分人群进行了访谈。倾听这些个体的声音,我们又能够感受到胶济铁路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载体,的的确确也牵动许多人的历史情感。虽然这些个体的声音在面对一个冰冷的系统时显得软弱无力,但这些情感的诉求正是促成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参考文献:略。
来源:《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10期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福缘门路甲一号达园宾馆·汇缘阁
邮编:100091
电 话:010-62529899
传 真:010-62528966
电 邮:cssm896@163.com
杂志投稿:zlyglwk@163.com
网 址:http://www.css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