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34 次 更新时间: 2017-10-12 12:20:35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与研讨 > 阅读文章
丰根凤:第一次反围剿毛泽东诱敌深入军事思想形成及其意义
·丰根凤
标签: 诱敌深入 毛泽东军事思想

摘要: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全过程中,从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提出,到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周密部署,再到“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有效实施,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指挥艺术及与众不同的军事思想。毛泽东“诱敌深入”军事思想在红军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发展;军事思想

红一方面军第一、三军团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总前委领导和指挥下,在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第一次“围剿”。这是“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一、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提出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了中原大战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全国局势,便抽调大批敌军进入江西,妄图尽快消灭中央主力红军。1930年1O月25日,毛泽东在新余罗坊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就红军应敌策略、行动方向和根据地工作进行了讨论。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诱敌深入”战略方针,他认为在强敌来攻时,红军应当向根据地内退却,然后依靠根据地内的军民和有利地形打败敌军,“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的进攻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①但是,当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提出时,有少数干部因受左倾盲动主义影响,不赞成这一方针。他们提出了主动出击,北上迎敌,趁机打下南昌、九江的主张,也有人提出红一军团东渡赣江,红三军团留在赣江西岸,实行“夹江而阵”的主张,他们认为,只有主动进攻,乘机打下南昌、九江才符合中央路线。

“诱敌深入”并不是单纯的消极逃跑,而是积极的战略防御,是为了进攻而必须的退却,是把进攻寓于退却之中。“敌强我弱,原是客观地存在的现象,可是人们不愿意想一想,一味只讲进攻,不讲防御和退却,在精神上解除了防御的武装,因而把行动引到错误的方向”②。当然,这种退却势必会打烂根据地内一部分群众的坛坛罐罐,但是最终换来的却是根据地内大多数群众坛坛罐罐不被打烂和根据地区域的扩大。

“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是毛泽东继井冈山时期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十六字诀之后,在红军战略原则上的又一重大发展。

二、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周密部署

罗坊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兵分三路向东南方向前进。红三军团为中路军,由彭德怀、滕代远等指挥,渡袁水在南岸集中队伍,于1930年l1月5日在新淦县渡过赣江,向樟树前进,略取樟树后,在樟树通往丰城、新淦两大道游击,然后向永丰藤田附近集中。红四军和红十二军为右路军,由林彪、杨岳彬指挥,于l1月5日在峡江县附近渡江,经崇仁向抚州前进,略取抚州后在南丰、南城、崇仁、宜黄一带游击,然后向乐安招携集中。红三军为左路军,由黄公略、蔡会文等指挥,在赣江西岸一带开展扰敌工作,并与红二十军和中路军取得联系后牵制进攻吉安之敌。红二十军则在吉水、永丰、新淦一带游击。上述各军一边筹款,一边发动群众,为反“围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就当时的情况看,赣江东西两岸都是革命根据地,无论在东岸还是西岸作战,根据地人民都会积极支援。为什么要东渡赣江而不在赣江西岸作战呢?从战略布局看,毛泽东不仅考虑到如何打破这次“围剿”,而且还考虑到打破“围剿”后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今后的发展方向。当时国民党“围剿”军队多从湖南方向开来,为了避其锐气不宜选择在赣江西岸作战场。从敌军内部的部署来看,他们也是计划在赣江西岸的吉安和安福一带地区消灭红一军团。从地理条件看,赣江东岸比西岸好。因为赣江东岸在反“围剿”中不仅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且是今后根据地的发展方向,即以后有可能把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同闽西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并向闽浙赣方向发展。从1929年1月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来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觉得南方数省中广东湖南两省买办地主的军力太大,湖南则更因党的盲动主义的错误,党内党外群众几乎尽失。闽浙赣三省则另成一种形势。第一,三省敌人军力最弱。浙江只有蒋伯诚的少数省防军。福建五部虽有十四团,但郭旅已被击破;陈卢两部均土匪军,战斗力甚低;陆战队两旅在沿海从前并未打过仗,战斗力必不大;只有张贞比较能打,但据福建省委分析,张亦只有两个团战力较强。且福建现在完全是混乱状态,不统一。江西朱培德、熊式辉两部共有十六团,比闽浙军力强,然比起湖南来就差得多。第二,三省的盲动主义错误比较少。除浙江情况我们不大明了外,江西福建两省党和群众的基础,都比湖南好些。”③

1930年l2月7日,蒋介石亲临南昌,设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鲁涤平兼行营主任,指挥在赣各军,以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为行营参谋长。同一天,蒋介石下达第一号作战命令,调第六、第九、第十九等三路军所属各部为这次“围剿”赣南红军的作战部队。其中第六路军总指挥朱绍良,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随后,第十九路军由湘东进入萍乡,经莲花进到万安、泰和、兴国,马嵬旅防守赣州;第六路军毛炳文、许克祥两师向宜黄、广昌、宁都靠拢;第九路军公秉藩、张辉瓒、谭道源三师布置在吉安、吉水、宁都一线。

毛泽东、朱德等判断当时的敌军态势是:“进剿”敌军不过10多万人,而且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所以总的形势不很严重。进入根据地的敌军虽然西自吉安东起建宁形成一条包围线,但罗霖师防卫吉安,隔在赣江之西,刘和鼎师远在福建建宁,不一定进入江西。许克祥师在白区的广昌头陂,毛炳文师在游击区的宁都洛口,处在根据地的边缘地区。进入赣江东岸根据地的只有公秉藩、张辉瓒、谭道源三个师。公秉藩师主力在吉安东固,还有一部分在吉安富田,张辉瓒师主力在永丰龙冈,尚有一部分在吉安东固,而谭道源师则在宁都源头。毛泽东对公秉藩、张辉瓒、谭道源、毛炳文、许克祥等五师敌军作了分析比较,他认为公秉藩师所在地东固、富田不宜选作战场,因为不久前发生了“富田事变”,当地人民一时不信任红军并可能和红军对立;如果先打毛炳文、许克祥两师,一是地形不利,他们有的处在白区而有的处在游击区,二是公秉藩、张辉瓒、谭道源三师很容易集中,驰援毛炳文、许克祥两师,战斗不易取胜。这样,红军反“围剿”成功的突破口就只能是张辉瓒、谭道源两师。在毛泽东看来,由于这两师是“围剿”军总司令鲁涤平的嫡系部队,如果消灭这两师,“围剿”就基本上被打破了。就兵力的对比看,这两师各有一万四千人,红军以四万之众,一次打一个师是有绝对优势和获胜把握的。同时,张辉瓒、谭道源两师的驻地均接近红军主力的集中地小布,而且这两个地方人民条件好,能隐蔽接近敌军,不会走漏消息,这对作战十分有利。毛泽东还考虑到,如果红军实行中间突破,将敌人的阵线打开了一个缺口后,敌军各纵队便被分离为远距离的两群,彼此不能援应。在深入调查、思考和计划的基础上,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开始周密部署。

三、毛泽东“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有效实施

第一次反“围剿”一开始,敌军处于进攻态势,挺进穷追,深入苏区,红军则主动退却,撤到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处于防御态势。但是,当退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寻找战机,转入反攻,才能将“围剿”打破,而打赢第一仗则是打破“围剿”的关键。因为这关系到后来多次反“围剿”战役的全局,必须谨慎从事,打则必胜。毛泽东认为,反攻的第一仗,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④。毛泽东对打第一仗十分慎重,在打第一仗之前,就要想到以后的仗怎么打,我们打胜了敌军全局将起什么变化,如果打败了又会起什么变化。不仅如此,他认为,当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个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作战方针,对于战争是不利的。

1930年12月29日,鲁涤平即命令张辉瓒师主力从东固开进龙冈。这一天,张辉瓒率领戴岳、王捷俊两旅和师部从吉安东固出发进攻永丰龙冈,朱耀华旅留在东固,这样就出现了兵力分置两处的情况。毛泽东、朱德通过认真分析,觉得龙冈是打第一仗的最好阵地:一是这里接近红军主力的集中地小布;一是就地形而言,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呈菱形盆地,有一小河流经其中,群众称它为“锅子”,对我方作战十分有利;三是这里的人民群众拥护红军,能封锁消息,使红军能隐蔽接近敌军,作战时又能积极参战支援。所以,当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开进龙冈时,红军没有迎敌,而是隐蔽起来,让其顺利进入。12月30日上午8时,当张辉瓒师从龙冈出发向君埠挺进时,遭到了事先隐蔽于龙冈周围大山中的红军猛烈攻击。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一起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至下午4时左右,战斗基本结束。张辉瓒师和两个旅被歼灭,副旅长洪汉杰、团长朱先志等将领被击毙,张辉瓒和旅长王捷俊、师代参谋长周纬黄、团长李月峰等官兵九千人被俘虏。张辉瓒师被歼后,吓得谭道源慌忙撤离源头向东北方向的东韶逃跑,许克祥从宁都洛口向广昌头陂逃跑,红军首战告捷,官兵斗志大增,又乘胜追击到宁都东韶歼灭谭道源师一个多旅,击毙该师团长黄敬等人。这时,驻东固的张师朱耀华旅、驻富田的公秉藩师、驻头陂的许克祥、毛炳文等师害怕被红军消灭纷纷夺路而逃。红军在五天之内,连打两个胜仗,“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得到了有效实施,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打破,毛泽东“诱敌深入”军事思想被实践证实了其正确性。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是“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胜利,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从而奠定了“诱敌深入”军事思想在红军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开启了红军运动战的先河。实践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进攻中心城市,打阵地战是行不通的。第一次反“围剿”的形势与以前相比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要求红军战术上要在游击战的水平上再提高一步,也就是要以游击战为主向带游击性的运动战转变。第一次反“围剿”时敌我双方情况的变化:首先,红军的队伍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次,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再次,国民党政府对红军开始组织大规模“围剿”。三方面情况变化,决定了我党所领导的战争必须从游击战向带游击性的运动战转移。第一次反“围剿”,实行“诱敌深入”的正确战略方针,是红军运动战实践探索的开始,也是打破敌人大规模进攻的典范,为红军向大规模运动战转变奠定了基础。

第二,为红军正确战略战术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实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对以后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和红军战略战术的日臻成熟,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一是从实际出发是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的前提。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前夕,在面临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剿”的形势面前,围绕着是以进攻对进攻,还是先退却然后寻机反攻?是在白区打,还是在赤区打?是分散兵力打,还是集中兵力打等战略战术问题曾有过一些激烈争论。毛泽东认为,红军的战略战术原则的制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制定正确战略战术的前提。正是从这基本实际出发,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正确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认为红军既不宜主动进攻,也不宜分散游击,而应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到根据地内部去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二是“诱敌深入”是实行积极防御战略的正确方针。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决定了中国的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国民党军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红军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战争,本质上是自卫和防御性的战争。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为红军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这就是采取“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将主力先行退却到根据地内,依靠根据地内群众的支持,有利的地形条件,发现和造成敌人的弱点,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于运动中。三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红军克敌制胜的法宝。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实践证明,通过“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使用在一个主要战场上,就能将敌军对我军战略上的优势,转变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术上的优势。四是打速决战、歼灭战是红军反“围剿”的主要战斗形式。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红一方面军以四万兵力包围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在一天之中,歼敌师主力部队9千余人,打的就是速决战、歼灭战。龙冈战斗的实践证明,由于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在战略上红军必须打持久战。但是由于红军受援军、补充和给养等方面的限制,在战术上又必须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兵力打速决战、歼灭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逐步改变自己处于弱者的战略地位。因此,打速决战、歼灭战,是红军反“围剿”克敌制胜的主要战斗形式。

第三,为后来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实行“诱敌深入”的正确战略方针,为后来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在五天之内连打两个大胜仗,消灭敌军一个师三个多旅,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这在政治上大灭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而对苏区广大军民则是极大鼓舞,大大增强了他们粉碎敌人“围剿”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为中央苏区取得后来多次反“围剿”胜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共缴获敌军武器1.2万余件,其中有机枪、大炮等重型武器。再次,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东韶战斗胜利后,敌军被迫转入防御。为了充分利用胜利后的大好形势,红一方面军乘胜转入攻势作战,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和工作,摧毁了一批地主武装占据的土围子,争取了几十万群众,巩固和扩大了苏区,为后来反“围剿”准备了战场,同时还恢复和发展了地方武装,筹措了比较充足的经费和给养等等,这些都为粉碎敌人后来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提供了有利条件。

注:

①②③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197~198、105、222页。

来源:《求索》2011年第7期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